第(3/3)页 “殿下。”杨荣终是没能禁得住诱惑,站了出来。 “以微臣愚见,若是兀良哈人真心愿意接受教化,这未尝不是一件美事。” “既可以平息刀兵又可以平定祸乱,微臣认为或许可以尝试一番。” “微臣附议。”有了杨荣打头,金幼孜也站了出来。 “只要兀良哈人真心归附,放他们一条生路也未尝不可。” “是啊,殿下!”察罕达鲁花犹如抓住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一般狂热。 朱瞻垶没有说话,但却发出了一声叹息,转身坐回了主位上。 “看来,前几日在阔滦海子说的话两位大学士还是没有放在心上,实在是让我很是失望。” “正所谓前车之鉴后车之师,史书上那么多惨烈的教训还不够么?” “汉武帝派卫霍两位神将把匈奴打到了漠北,自以为驯服了匈奴,但结果呢?五胡乱华的时候匈奴人依旧还是主力。” “唐太宗被草原各部尊为天可汗,他也觉得把突厥人教化好了,但结果呢?安史之乱让大唐一蹶不振。” “那靖康之耻和蒙元人迫害我们汉人的事情我就不多做赘述了,现成的教训就摆在面前,二位大学士为何视而不见?还是说根本就不知道?” 杨荣和金幼孜本就没有干透的后背再次被冷汗给浸湿。 他们不就前才被朱棣用靖康之耻给上过眼药,但现在就说这事儿,那不是往刀口上撞么? 朱瞻垶的意思也很简单,哪怕是最直肠子的武将都能听得懂。 这么多的教训摆在眼前,你还想着教化这群草原人?这和让狗别吃屎有什么不同? “我们天朝上国的确是有六德、六行和六艺的讲究,但却没让我们记吃不记打,接二连三的往同一个坑里跳。” 朱瞻垶看着冷汗直流的杨荣和金幼孜,并没有咄咄逼人,而是以一种劝诫的语气在说话。 “子曰:何以报德?以直报怨,以德报德。”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