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五百一十七章 武莽子的莽-《红楼从辽东开始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广阔的温泉平原,足够供应整个平安道,还能有富余,此两块平原更高支撑咸镜道和平安道。

    另外一块就是载宁平原,被平安道与黄海道一分为二。

    黄海道占了七成,平安道占了三成。

    只掌控了三成的载宁平原,无法大规模养军,目前第二镇的盈余,连三万军都无法维持,满足不了武震孟的胃口。

    “我想要全占载宁平原。”

    武震孟拍了拍舆图。

    “好不容易才消除了两道内部遗留的朝鲜勋贵势力,外部和朝鲜取得平缓的局面,贸然打破平衡,只怕就控制不住朝鲜了。”

    李成贤摇头否决道。

    “我只要在宁平原,其余的土地我不碰。”

    武震孟还是不想放弃。

    他是武夫,不愿意顾忌太多的事情,顾忌多了,啥事也办不成。

    除了第三镇不能轻动,其余两镇都在开拓,武震孟不愿意落于人,准备莽干一场。

    只要把土地吃下去,事后就算朝鲜闹事,难道将军还会命第二镇吐出来不成。

    “你真是个莽子。”

    李成贤笑骂道。

    “你懂个屁。”

    武震孟虽然不爽,但也没有愤怒,自己人叫他武莽子可以,外面人叫不行,谁敢当他面叫,把他篮子捏爆喽。

    “你看看,只要有了这块平原,我对黄海道其他土地秋毫不犯,以后也不对朝鲜动手。”

    “你把人家的粮草拿了,就剩下山区丘陵之地,人家怎么可能不跟你拼命。”

    李成贤被武震孟的思路搞懵逼了。

    武夫就是武夫,一点道理也不讲啊。

    朝鲜的平原本就不多,都是有用的。朝鲜富裕的地区在西岸,西岸的黄海道,有一块载宁平原和一块延白平原。

    两块平原除了供应黄海道,还需要供应东边的江原道,以及解送粮食到汉城。

    现在武震孟毫无道理,就要拿走载宁平原,想的倒是很美,但是汉城不提,江原道怎么办,难道等着饿死?

    江原道自身的粮食是不够吃的,每年都需要从黄道采购粮食。

    “我有时候真的很难理解你们这些读书的。”

    武震孟烦躁的说道。

    “什么事都要讲道理,讲逻辑,天下事情哪里有道理吗,不都是人编出来的道理?”

    李成贤听到武震孟的话,一时间不知如何回答,愣在了原地。

    “难道没有了道理,天下的事情就不存在了?”

    武震孟噼头盖脑的说道。

    “我只要拿下这块土地,我管朝鲜吃不吃得饱肚子,吃不饱那就饿死吗,死的人多了,剩下的人不就够吃了。”

    “这土地我不拿,朝鲜就能养军,我不能养军;我拿了,我就能养军,朝鲜不能养军。”

    “你说不能拿,废话连篇,等朝鲜养了军,他日后难道不对付我?会放过我?”

    武震孟越说越气愤。

    还是以前跟着将军好,身边哪里有人呱噪。

    那时候他们才几个人?面对蛮族有没有说这不能打,那不能打,哪次不都是向天争命。

    金州两万兵时,面对二十万蛮族大军的围攻,又讲没讲道理?唯死守二字。

    “我算是明白了,为何把你叫做武莽子。”

    李成贤被武震孟的行为气笑了。

    “师必有名,大功可就矣。”

    不过对方是节制使,李成贤只能耐着性子说服他。

    “当初我们拿下咸镜道和平安道,虽然屡经波折,但正因为占据名号,才大功告成。”

    “今日无名侵占朝鲜,必定引起朝鲜上下的反抗,哪怕占领了此地,也会遭到不停的反叛和抵抗,得不偿失也。”

    “军国大事,天时地利人和,缺一不可,否则不能妄动,需谨记国虽大,好战必亡之言。”

    “放屁。”

    武震孟刚说话,外面就有人通报,说罗科求见。

    “他个狗娘养的还敢来见我。”

    别看武震孟态度坚定,实际上还真不敢对李成贤如何,他是莽,又不是傻。

    现在来了个外人,本就对此人不满,他刚好泄火。

    李成贤皱起眉头。

    “军司下令抽调三千蛮兵去第四镇,此事稳住对方,让对方老老实实遵命即可,不要节外生枝。”

    “军中的事我自有分寸,你的道理还是用在别处吧。”

    武震孟鄙夷道。

    跟蛮族讲道理,他们岂不是要笑死。

    拳头大才是道理。

    拳头大了,说什么对方都得听着,拳头小了,第一个反叛的就是他们,更不会听读书人的道理。

    那老奴世世代代食君之禄,承受国恩,举旗反叛的时候,在乎了读书人的道理么。

    汉人屡次帮助了老奴,不是汉人的保护,老奴年轻的时候,早就被其余部落斩草除根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