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五百一十五章 支持林如海-《红楼从辽东开始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金江镇摊子铺的太大,各处开支也大,特别是孤悬海外的第四镇。

    三四万士兵的口粮与军饷,是一笔庞大的数字,林如海感到忧心,会不会把金州的财政拖垮。

    以百姓种田的财政,是无法支撑起来的。

    将军的意思,是以商贸养军。

    对于生长在大周的林如海,是全新的思路,目前看起来没有问题,但是后面会不会出问题呢。

    田亩是看得见的,商贸是无形的。

    看得见的东西,人们心中有底,看不见的计划,人们心中会感到不安。

    冯胜之就对将军的政策感到不安,多次提出反对,认为海贸但凡有意外,导致财政无法支撑军队,会令金江镇崩盘。

    林如海内心也忐忑,但是他没有反对。

    而是凭借毕生的经验,努力尝试熟悉这个新模式,以新模式来治理金州。

    唐清安信任林如海,因为整个大周,只有林如海有这份能力,如果林如海都办不成,唐清安不信其他人能办成。

    各镇各营对外的开拓,唐清安的底气就是来自于海贸。

    无商不富。

    想要参与当下大时代的快速扩张,不发展商贸是不行的。

    传统农耕的扩张,已经把东方最富裕的土地扩张到了极限,对于其余的地方的扩张,需要加上商贸的支持。

    “昨日有几人来找我反对新学,我严厉的告戒了他们。”

    唐清安宽慰林如海说道。

    要改革,林如海是舵手,他唐清安身为领头人,需要对林如海表现出足够的支持。

    没有他的支持,林如海是支撑不下去的。

    毕竟林如海是后来者,威望和在金江镇的资历,让很多人都敢出面反对林如海。

    换源app, 同时查看本书在多个站点的最新章节。】

    林如海露出感激的目光。

    新学的推广,受到了很多人的反对,都说他林如海是小人,只会拍将军的马屁。

    冯胜之敢出面反对将军,提醒将军新政太过偏激,应该稳妥为上,他的行为才获得了很多人的认可。

    人们都认为冯胜之才是老成持重之人,言林如海是外人,不在乎金江镇好不容易迎来的好局面。

    为了自己的前程,只晓得附和将军,蒙蔽了将军的双眼。

    顾道初安静的坐在一旁,仿佛是局外人。

    他内心清楚,自己能成为右支使,不全是他的才能和资历,准确的说是将军为林如海铺路。

    他也了解自己的性格,自己是不敢反对将军的。

    所以在节度府里,顾道初向来不会反驳林如海,更像个承上启下的作用。

    唐清安看向顾道初,没有打算放过他。

    “顾公身为右支使,该做的事情还是要承担起来,不能只让林公出面。”

    听到将军的话,顾道初委屈了。

    不少老朋友联络他,一起来反对林如海,都被他拒绝,伤害了多少交情。

    他认为自己不反对林如海,就是最大的支持,自己已经得罪了不少人。

    看着顾道初的神情,唐清安哭笑不得。

    林如海也笑着说道。

    “顾公多次支持我,为我解决了很多的困难,新政的功劳,顾公不下于我。”

    见状,唐清安也不再提此事。

    顾道初本就不是坚定之人,要不然自己也不会提拔顾道初担任右支使。

    此人的能力不是不行,但是性格有区别,有些事他可以做,有些事他做不了。

    把人才放在能发挥他作用的职位上,是上位者的职责,唐清安不在勉强他。

    “第四镇驻守琉球国,虽然有琉球国供应部分粮食,但是缺口仍然很大。”

    唐清安看向林如海。

    “日本方面的粮食,不能放在计划里面,万一其中有差池,金州和琉球之远,恐怕会误事。”

    “济州岛的海贸即将进入高峰期,压仓粮会陆续抵达济州岛,对于这批粮食,就不用按照旧例送来金州入库,盘点后可直接供应第四镇。”

    林如海提出了解决方法。

    “甚好。”

    唐清安笑道。
    第(2/3)页